后台系统需求
概述
-
充电桩物联网管理平台架构如下:
-
架构包括如下元素:
- 充电桩设备
- 物联网模块,可以是2G通信模组,或Wi-Fi通信模组。
- 阿里飞燕平台,负责收集/下发指令到设备,实现设备状态的采集和参数设置。
- 后台业务平台,包含后端API接口、后台web管理台。
- 微信小程序,用户与本系统交互的入口,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扫码支付等操作
用户消费流程
- 用户第一次打开小程序的时候,需要注册账号后方可使用。用户充电有两种消费模式:按时长计费(用多久算多少)和按次计费(先付款购买固定时长)。
按使用时长计费
- 按使用时长计费需要用户充值后方可使用充电桩充电。当用户钱包余额不足,设备自动结算并停止充电。用户使用流程如下:
- 用户打开微信,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
- 微信打开小程序,并识别该二维码对应的充电桩编号
- 若充电桩存在,则打开设备页面
- 用户在设备页面,选择可用的充电口
- 用户选择按使用时长计费
- 用户把电动车接入对应的充电口
- 点击小程序上的开始充电按钮,进行充电
- 用户点击小程序的“停止充电”按钮
- 设备上报充电时长
- 后台根据使用时长自动从用户钱包扣除金额
- 充电结束
按次计费
- 按次计费的场景下,用户无需提前充值,在付款的页面可用选择钱包付款或微信支付。用户使用流程如下:
- 用户打开微信,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
- 微信打开小程序,并识别该二维码对应的充电桩编号
- 若充电桩存在,则打开设备页面
- 用户在设备页面,选择可用的充电口
- 用户把电动车接入对应的充电口
- 用户选择按次计费方式,并选择时长套餐,例如购买1小时充电套餐
- 用户选择通过钱包付款或微信支付,并完成订单支付
- 开始充电
- 购买的时长到期后,设备自动停止;或者用户点击小程序的“停止充电”按钮
- 设备上报充电时长
- 充电结束
分润流程
- 每个充电站可以设置多个分润方,该电站的收入根据系统设置的分润比例自动划分至分润方的虚拟钱包。平台方定期根据每个账户的金额转至分润方的银行账号(转账只能通过线下方式划转,平台不做自动划转的功能)。具体流程如下:
- 管理员在后台添加电站
- 管理员给每个分润方添加一个后台账号,并设置权限
- 每个电站单独设置分润比例,例如用户a分成比例为10%,用户b的分成比例为30%,剩下的归平台所有
- 终端用户进行消费,并支付订单金额,订单顺利结束后,平台自动根据该订单对应的电站的分润比例对订单支付金额进行划分
- 每个分润方的虚拟账号根据比例记一笔收入流水
- 平台到结算日根据虚拟钱包的未提现金额划转至该分润方的银行账号
- 划转完成后,在平台记录一笔提现流水账。
- 分润结束
后台功能列表

小程序功能需求
